WFU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推薦序:學習照顧父母,是一輩子的功課



我是一個老年醫學與安寧緩和專科醫師,在我每天門診、住院照顧的病患中,十之八九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台灣也在2018年,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口正式超過14%,進入高齡社會。預計在2026年,老年人口即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在這樣的高齡時代,我一直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老年人相處;而若是已經上了年紀的人,也應該要重新學習和年輕人相處的方式。

說說前幾年在嘉義遇到的一個故事吧。


想知道病情的奶奶


黃奶奶78歲了,退休的國小老師,最近因為體力衰弱,常常胃脹氣,住到醫院來檢查。過了幾天,她的主治醫師會診我。我接到的會診單上,寫著「78歲女性,胃癌末期,食欲不振、虛弱。家屬期待採安寧照護,家屬希望隱病情。」

接到會診單,我就去黃奶奶的病房看她。二個女兒很擔心的坐在床邊,我先自我介紹:「奶奶好,我是醫院症狀控制小組的朱醫生,您的主治醫師請我來看看您。」

病人家屬要「隱病情」,我也只好隱瞞身分,像演諜報片。

「好什麼好!一點都不好!唉呦!」奶奶雖然住院,嗓門還是挺大。一見到我,就跟我抱怨:「朱醫師,你們這麼大的醫院怎麼這樣,我都住進來一個禮拜了,怎麼病況不見起色呢?」奶奶一臉倦容,滿臉不開心。

癌症當然沒這麼容易好,但是又不能說,我只好說:「奶奶,很不舒服喔?那張醫生怎麼說?」

「張醫生也沒說什麼阿,都說要再看看觀察觀察,我都住得快要長繭了。我好想回家。醫生,我跟你說,我以前身體很好,什麼病都沒有,從來不吃藥。怎麼會這一次搞了幾個禮拜都找不出毛病呢?虧我還很信任你們醫院!」奶奶愈說愈氣。

我看看坐在她旁邊的二個女兒,大女兒跟我微微搖搖頭,暗示我不要說太多。

「好啦!奶奶我會再跟張醫師討論一下,盡量用藥物讓你不要太不舒服,好不好?」

奶奶只好很無奈的點點頭,聳了聳肩。我觀察到,我在病房的時候,奶奶與二個女兒,幾乎都沒有交談,甚至連眼神交流都沒有。


不想告知病情的家人


不久後,我請二個女兒到會議室討論,我很直接的說:「你們沒有考慮要告訴媽媽事實嗎?她看起來很擔心。」

二個女兒同時搖頭,小女兒說:「醫生!媽媽之前很健康的,沒想到一診斷就這麼嚴重,我們怕告訴她,她沒辦法接受,會情緒低落的!我們只希望你可以幫忙,讓他最後這一段路都是開開心心的…….」

我反問她們:「可是,現在沒有告訴他真相,她有比較開心嗎?如果你是她,你會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嗎?」

大女兒說:「如果我是她,我當然希望知道阿!但是現在狀況不一樣阿,她年紀這麼大了,如果一蹶不振,那該怎麼辦….」

他們一直跟我訴說,身為女兒的擔心,我只能點點頭,心裡搖搖頭。

這是一個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的場景,無獨有偶,最近還拍出了一部電影:「別告訴她」。故事如出一轍,老奶奶被診斷肺癌末期,全家人都擔心她會意志消沉,於是,「別告訴她」。

我想討論的,不是「隱瞞病情」這件事,而是從這幾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反思,我們與長輩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與上一代的溝通,有順暢嗎?我們真的了解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嗎?我們是不是問過我們的親人,「你想要什麼?」

蔡醫師在書裡第二篇說的一句話讓我非常有感:「你給的,是他『需要』的,但不是他『想要』的。」我們對於長輩的那些看似善意的行為和舉動,是不是只是一廂情願的,以愛為名的支配?

也許你會問,「可是我們二代之間溝通一直都這樣阿?是要怎麼改變?」

那我會非常建議,好好看看這本書。 


有一天,我們老了


我跟蔡佳芬醫師認識超過10年以上了。2007年那個時候她是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的研究醫師,而我是傻傻的實習醫師。儘管如此,佳芬醫師卻依然不吝地把照顧老年人心理與生理的知識通通傾囊相授。那時,團隊會議常常討論到很晚,都在討論如何讓高齡的病人和家屬生活品質,可以進一步提升的方法。對於只是剛進入臨床醫學之門的我來說,在北榮精神部的那一個月讓我大開眼界,也種下了未來投身於老年人照顧的種子。

身為後輩,當時就對佳芬醫師印象深刻。但是這10年來,看到佳芬醫師在老年精神醫學不停地努力,實在讓我真心佩服。研究與實務兼具的臨床經驗,讓她成為自己在照顧老年人上常常請教與借鏡的對象。

照顧老年人是我們這一代人都要學習的功課,我們不禁要照顧老人家的身體,同時也更需要照顧老年人的心理和情緒。因為,當我們有一天老了,我們也會希望,自己是被這樣照顧著,不是嗎?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相關連結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