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6年末歐洲旅行,我帶的三本書

作者:朱為民

  


2016一整年真的非常的忙碌。

到了耶誕假期,好不容易和太太安排到德國和奧地利旅行,深夜的飛機,卻也是工作到當天下午,才有空回台中收拾行李。在凌亂又疲憊不堪的情況下,隨手抓了三本書,塞進行李箱。

我當初也不知道為什麼挑這三本書,但在歐洲看完之後,覺得老天爺隱隱在跟我透漏著什麼訊息。

這三本書分別是:<大人學選擇>、<金牌法則>、<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從高中生扮演納粹黨,談同理心的培養

作者:朱為民


集中營出入口,門上用德文寫著「勞動帶來自由」

今天是平安夜,我和太太來到了奧地利哈修塔特(Hallstatt),這個美麗如畫的湖濱小鎮。天氣是攝氏零度左右,聖誕夜晚上沒什麼店家開門,小鎮非常安靜。我們二人跟著人群晚間到鎮上的主教堂,聽神父帶領群眾唱德語聖歌,小朋友和大人合演了一齣聖誕老公公的劇。活動結束,大家互道聖誕快樂,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笑容。其實,我跟太太一個字也聽不懂,但還是覺得很開心,很平靜。


台灣的高中生


回到旅館打開手機,從台灣傳回來的卻是這樣的新聞:

『新竹光復中學日前舉辦校慶活動,以歷史人物作為「聖誕感恩變裝秀」主題,廣告設計學程二年級廣告設計科多媒體設計組男女學生,竟然複製納粹德國武裝親衛隊制服、舉著納粹德國旗幟、軍徽遊行,甚至用紙箱自製一輛德軍虎式戰車模型,模仿親衛隊受校……』

『校方說,對於造成誤解,學校將更審慎加強學生歷史教育及國際觀……』
(聯合新聞網)

隨後,網路開始鋪天蓋地的批判學生,他們的師長,最後是教育部。學生的無知以及學校的默許,連我看到新聞的時候都非常生氣,絕對是錯誤的。但也不禁讓我反思,我在像他們這麼大的高中生時期,對於德國、納粹德國、以及國家社會主義了解多少?或甚至,我在那個慘綠少年時代,對於世界的認知與理解,除了地理和歷史課本所講的之外,究竟有多少?

說實在的,也許沒有多少。諷刺的是,也許從好萊塢電影中得到的觀點和視角還更多些。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騎得愈遠,其實是為了回家:<單車天使>觀後感

作者:朱為民

  




我記得,1993年,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爸媽幫我買了人生中第一台腳踏車。捷安特的,綠色上亮光漆,看起來就是拉風帥氣。在台中市曉明女中附近的單車行,我拿到車的第一天就開心地騎上去,結果當然是,摔車了。

從此我愛上騎腳踏車,國高中時期,騎著腳踏車走遍了台中大小地方,那種迎著風馳騁的感覺,令人難忘。

那個年齡,騎車是為了離家,為了探索,為了暫時脫離父母的保護網,到真實的大馬路上穿梭在汽車和機車之中,試探自己年輕的銳氣。

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群孩子,他們騎車,是為了回家。

<單車天使>紀錄的就是這麼一群孩子。

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你知道嗎?不是只有癌症病人,才能接受緩和醫療!

作者:朱為民

 


我第一次看到藍奶奶,不是在門診,也不是在病房,而是在洗腎室裡。


藍奶奶的洗腎人生


醫院的洗腎室通常寬敞明亮,而且跟醫院其他地方最不同的是,非常安靜。從喧囂的走道開門進來,彷彿進到另一個世界一般。只有洗腎機的聲音,以低頻而無害的音量在背景中運轉。放眼望去,一排一排的洗腎病床一直延伸到病房的盡頭,病人們也都非常配合著這空間,或閉眼休息,或看書,或低聲交談。好像沒有生氣,卻又生氣盎然。

藍奶奶的位置在B區的最後一床,我走到她床邊,她閉眼正在休息。左手的洗腎管子正努力地把身上毒素過多的血液輸送到洗腎機中,再將洗去毒素的血送回身體。奶奶因為長期躺床,手腳關節有一些僵硬,據護理人員說,奶奶背後有一個非常大的褥瘡,所以她常常喊痛。

我之所以會到這裡來的原因,是因為奶奶長期罹患失智症,這幾個月已經無法完整表達一個句子,只能發出一些單詞,例如「肚子餓」、「不要」、「痛」。近幾年也無法自己走動了,長期躺在床上,所以背後長出了褥瘡。因為奶奶的生活品質愈來愈差,而且最近幾次洗腎血壓都會掉得很低,所以洗腎室醫師跟奶奶的女兒說:「有沒有考慮不要再洗腎了?」

所以,才會請我—安寧醫師—來探視。

最重要的一件小事,是藍奶奶在幾個月之前自己說了一句:「我不想再洗腎了……」。即使現在,女兒常常在洗腎的時候問她:「媽,想不想繼續洗腎?」她也總是搖頭,目光空洞地望著遠方。洗腎機的聲音,伊呀伊呀地低呼著。

但是,女兒不願意讓媽媽停止洗腎。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一個人、一部電影,與安寧緩和醫療

作者:朱為民醫師




說到安寧緩和醫療的定義,其實書本上都有。今天聊聊關於自己是如何接觸到安寧緩和概念的故事。


一個人


我們從一個人談起,這個人是德雷莎修女。

德雷莎修女最近被教廷封聖,據說她曾經讓二個罹患癌症的病人不藥而癒,實在非常神奇。但是除了神蹟之外,我更著迷的是修女生前所做的,真實的努力,那個地方叫做「垂死之家」。

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垂死之家」的故事,是國中的時候閱讀李家同先生的<讓高牆倒下吧>一書,它是這麼寫的:

「垂死之家,是德蕾莎修女創立的,有一次她看到一位流浪漢坐在一棵樹下,已快去世了,她在火車上,無法下來看他,等她再坐火車回來,發現他已去世了。當時她有一個想法,如果有人在他臨死以前和他談談,一定可以使他比較平安地死去。」

德雷莎修女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沒有人應該孤獨的死去,如果有人可以跟瀕死之人說說話,也許就可以使得病人比較平安。

她因此創立了「垂死之家」,收容那些病危且無家可歸的流浪者,給他們最基本的飲水、食物、衣服、床鋪、乾淨的環境、關心的照顧者。

李家同先生描述在「垂死之家」當義工的生活,其實做的事情都很簡單:餵飯、送水、洗衣服、掃地、煮飯、倒垃圾、幫他們洗澡、身體按摩、握住病人的手聽他們說話,甚至在病人死去的時候,幫忙搬抬遺體。

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常常想,過去在醫院面對這麼多垂死的病人,有沒有做到這些事情?有時候也許甚至除了藥物之外,除了化痰機、制氧機,除了許許多多塑膠的管子,也許在病人最脆弱的時候,他們最渴望有人握住他們的手。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作者:朱為民





儘管「安寧緩和條例」對於非癌症的末期病人已經適用了一段時間,但是對於病人、家屬和醫師來說,挑戰仍然非常大。最近常常想起,約一年前在台中照顧的一個病人……


余爺爺的洗腎生活


余爺爺是一個88歲的慢性腎衰竭病人,已經洗腎洗了10年了。剛開始洗,那時體力還不錯,每周三次固定到台中市的某洗腎中心報到,就可以維持著不錯的生活品質。但是好景不常,從大約4年前開始,余爺爺的體力每況愈下,從可以自己走,到拿拐杖,到坐輪椅,到只能躺在床上,不過二年多的光景。同時,余爺爺也被醫師診斷失智症,到後期已經不太能說出流暢的句子,只能說出一些單詞:「好」、「吃飯」、「肚子餓」。

到了最近半年,狀況更是愈來愈嚴重。因為都躺床上,家人不太了解照顧技巧,所以余爺爺的尾骶骨出現了褥瘡,常常流血。因為失智症的症狀,爺爺晚上常常大喊大叫,使得照顧他的兒子和外傭疲於奔命。因為進食量愈來愈少,身形整個消瘦下來,以至於洗腎的時候常常會掉血壓,也讓洗腎室的醫護人員很傷腦筋。

有一天,洗腎室郭醫師和爺爺五十多歲的兒子說:「爺爺這樣下去生活品質真的不好,有沒有考慮停止洗腎?還是我們請安寧的醫師來評估一下?」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安寧溝通講堂第一講:課程紀錄與心得

作者:朱為民





緣起


謝文憲憲哥曾經說:「一個人成功,不如二個人成功,二個人成功,不如一個團隊成功;明星球員,光芒短暫,明星球隊,史上留名。」到嘉義之後,有機會開始參與一個團隊從無到有,慢慢成長的過程。常常思考,如何讓整個團隊更好?如何讓夥伴在辛苦工作之餘,也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成長?很幸運地,驚訝的發現,原來此地臥虎藏龍,身邊有一群比我厲害數倍的講者與老師們,願意支持我們。於是乎便希望開創一個平台,讓各方高手都有發揮的空間,同時對安寧的團隊夥伴們能夠在平日工作的忙碌之外開啟另一扇窗,有更多的學習。

經過一番努力,「安寧溝通講堂」誕生了。

「安寧溝通講堂」試圖用廣義的角度,包含簡報、遊戲、上台、對話、表演,探討溝通的各種面向。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嗎啡迷思,你有,我們也有

作者:朱為民




關於嗎啡的迷思,我自己有二個親身經驗的故事。


責難


2012年,我當住院醫師第三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在安寧病房訓練照顧臨終病人的知識與技巧。有一天晚上在醫院值班,在值班室正在吃晚餐便當,接到護理師來電:

「朱醫師,033病人說肚子痛,很痛。」

看了一下交班單,033病人是一個75歲的伯伯,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之前就有間歇性腹痛的現象,已經使用弱效鴉片類藥物(Tramadol)到最高劑量了。之後走到病床旁邊,床旁沒有家屬,爺爺的臉整個糾在一起,非常痛苦的樣子。我跟爺爺說:「很痛喔?讓我檢查一下好嗎?」檢查完,確定他的疼痛來源是腹膜轉移的疼痛。看樣子,弱效嗎啡類應該撐不住了,是該要轉換藥物的時候。

那個時候自己已經訓練了一段時間,對於各種疼痛的評估和藥物的使用都有心得,於是到護理站跟護理師說:

「應該要轉換成嗎啡了,先3毫克,6小時給一次。」之後便回到值班室繼續休息。

約莫一個小時之後,電話又響,護理師說:「朱醫師,033的女兒在病床旁,說要找你。」

我心裡想:「找我?還是很痛嗎?」於是匆匆跑到病房。

看到她,我迎上前去自我介紹:「您好,我是值班醫師,怎麼了嗎?」大概是45歲上下的中年婦人,劈頭給我一陣罵:

「為什麼要用嗎啡?為什麼沒有跟我說?難道沒有別的藥可以選擇嗎?你知不知道嗎啡會縮短他的生命?或是如果上癮怎麼辦!我才離開一下子就用上這種藥,你這樣子要我跟其他家屬怎麼交代!如果爸之後都一直昏迷不醒,你要負責嗎?」

聽著她連珠炮式的的責難,我雖然想解釋,但她都聽不進去。最後,她女兒撂下一句話:「找你們主治醫師來!」氣沖沖地走出病房。我站在病床旁邊,內心滿是委屈,甚至有點憤慨。我低頭看了一下睡在病床上的爺爺,他看起來比剛剛好多了,沉沉的睡著,呼吸的節奏變的徐緩,臉上的表情也舒緩了許多。

我心裡想:「我哪裡做錯了?」

走到護理站,護理師跟我相視苦笑,她跟我說:「值班主治醫師剛好還在醫院,我請他過來了。」聽到這不知為何我更加沮喪,就走回去值班室,繼續吃那個冷掉的便當。

民眾對嗎啡這種藥物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但是有時,我們醫護人員也有迷思。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無尾熊派翠克最後教我們的事:談如何判斷臨終病人即將離開

作者:朱為民

  


今年國慶日,除了歡慶國家的生日以外,有一則稍微悲傷的新聞:無尾熊爺爺「派翠克」因高齡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離世了。

其實,動物死亡的新聞並不罕見,如之前台北動物園的的長頸鹿「宵久」、天馬牧場的河馬「阿河」,甚至老一輩印象深刻的大象「林旺」等,牠們離開世界的時候都曾觸動我們的某一根神經,很多人同感悲傷。這也顯現出人類與動物是多麼的親近。


無尾熊與人類


聽到「派翠克」死亡的新聞,我正在開車,邊聽,眼睛和嘴巴張得愈大:我第一次聽到,新聞對動物瀕死的症狀描繪得如此詳細!回家後立刻找到網路新聞,是這樣寫的:(以下摘自蘋果電子報)

『10月8日,保育員發現「派翠克」在棲架上同一位置休息少有移動,排便量也下降許多……』

『10月9日「派翠克」秤量體重為7公斤,較上週下降了300公克,精神不佳,秤完體重後要上樹時有點無力……』

『10月10日上午保育員餵食「派翠克」代奶,剛開始牠仍會進食,但漸漸地喝代奶的意願降低,手飼樹葉也吃得很少……』

『同日下午13:10,「派翠克」的呼吸次數一度上升到每分鐘120~130下(休息狀態約10-15次/分鐘)……』

『傍晚17:33左右,「派翠克」突然開始發抖、抽搐、四肢緊握,17:42停止呼吸,於17:59心臟停止跳動,離開了大家……』

看著這樣鮮明的敘述,我不禁想著,臨終病患離開之前,不也是這些相同的症狀嗎?「派翠克」是不是用生命教我們一些東西?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我們常常說:「加油」,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要說什麼……

作者:朱為民





前幾周,我的好朋友佳華,告訴我一個令她難忘,卻非常後悔的場景。


故事


她38歲,是一個跨國外商公司的台灣區的行銷經理,外型亮麗,口才便給。自從加入公司以來屢創佳績,職位也在短時間內不斷提升,去年還得到公司支持,到倫敦進修半年。結婚多年,二個小孩也聰明乖巧,在外界看來,她就是人生勝利組。

就在她結束倫敦的旅行回到台灣不久,有一天早上,手機響了一聲,臉書上收到了一個訊息:「嗨,我是欣瑩,還記得我嗎?」

佳華腦海裡轉了一轉:「欣瑩?國中同學嗎……」沒時間細想,索性當作沒看到,不回覆,繼續處理如山一般多的工作。

直到下班,開車回家的路上,佳華才逐漸撈回過去的記憶,想起國中時期她和欣瑩有多麼要好。

國中時代,他們二位是班上的風雲人物,考試總是分居一二名,互有領先;又同時是演辯社的社長與副社長,常常組隊到其他學校舌戰群雄;還不只這樣,他們體育也好,因此總是一起入選田徑校隊。也許是二人都太優秀了,常常有機會聚在一起,因此二人的感情愈來愈好,直到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程度。甚至佳華暗戀班上哪個男生,也都會第一個告訴欣瑩,欣瑩也會給很多追男生的經驗和建議。儘管在成績上二人屬於一種競爭關係,但二人一點都不覺得彼此是敵人,常常一起念書,一起解題。

只是到了高中,就如同許多曾經被認為是一輩子的友誼的命運一般,二人分別分到自然組和社會組,因此漸漸疏遠,也有了新朋友。

佳華的思緒從國中時代回到眼前的紅綠燈,乘著紅燈仍未轉成綠燈,有點慌亂地發出訊息:「嗨,欣瑩。好久不見了,妳好嗎?」

過了不久,手機又響了:「嗨,佳華。好久不見了,最近遇到一些事情。在臉書上看到妳最近去英國,很為妳開心。」

佳華心中有點疑惑,事情?於是又發訊息:「怎麼了嗎?」

只是,這一次等了很久,欣瑩都沒有再發訊息來。過了一陣子,事情也忙,佳華就漸漸淡忘這件事了。

直到幾個月後,佳華突然被加入一個臉書群組,名稱是:「國中老同學」。心中覺得很有趣:「怎麼國中這一幫人最近聯絡不斷?」於是點進去,發起人是國中時的活動股長,他留言寫到:「大家好,好久不見了。這次找大家組成群組,是因為我們的國中同學欣瑩,很不幸得到末期肺癌,想說大家要不要約個時間去醫院看看她。」佳華看到這裡,胸口好像被某種鈍器重擊了一下。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年邁的父母主動提到死亡,你是否常回答:「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作者:朱為民




昨天利用時間和老婆去看了近期最期待的一部電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比海還深>。

故事描述一個年屆五十卻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面臨父親的驟逝,工作不順心,希望與前妻復合卻總是遭白眼,又時不時擔心獨居老母親的多重人生困境。

由阿部寬飾演的男主角和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在深夜因為二人都睡不著開始天南地北聊起往事。聊起過世的父親,母親突然堅定地說:「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兒子馬上頭別過去,嘴巴念著:「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母親繼續正色說:「每個人都會死亡……」兒子沉默不語,之後母親開了幾個關於死亡的玩笑。這一幕,令我印象特別深刻。讓我想起我的好朋友正賢最近告訴我的一個場景。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一例一休?做七休一?為什麼,我們這麼擔心過勞?

作者:朱為民

  


最近勞資為了一例一休和做七休一等工時問題不斷爭執,愈演愈烈。其爭辯的核心在於工時及過勞問題。勞方說,長時間工時的工作,不利健康,也影響家庭生活。資方說,台灣經濟已經快到谷底,再休假是要把台灣的未來也休掉嗎?究竟為什麼,我們這麼擔心過勞?身為一個職業醫學科醫師,我想跟大家說一個幾年前發生的故事。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2016 亞太老年醫學會(APGC)心得

作者:朱為民



今年很開心有機會到新加坡參加亞太老年醫學會(Asian-Pacific Geriatric Conference, APGC)並進行研究發表。儘管並不是第一次到新加坡了,但由於上一次造訪已經是10年前,而且上回只有停留一個下午,這一次可以用幾天的時間對這個國家有更深入的體會,實在很開心。以下是這次會議幾點觀察:


議題設定


Frailty(衰弱)和 Sarcopenia (肌少症)依然是目前的顯學,也是今年會議的主題,並且請到Frailty index的發表作者Prof. Rockwood來主持workshop並進行演講。實際參與討論,感想就是科學發展與研究進展的速度實在是非常快,Frailty從幾年前似乎還是一個非常新興的議題,到今年彷彿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通,人人都應該知道的一個主題了。讓人不禁思考,10年後老年醫學界會討論什麼?那時還會有人研究Frailty嗎?這個主題未來幾年的發展,應該會是frailty和sarcopenia如何影響各次專科的疾病與治療策略的研究,也很令人期待。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2016 TEDxTaipei Salon Open Mic:充滿感謝的旅程

作者:朱為民




8月7日星期天,一個美好的下午,有幸和15位朋友在華山同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理念。那天面對一百多張臉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雖然自己難免有點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與激動。


啟程


回想起這段旅程,自己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一開始其實連Open Mic都不知道是什麼,看到臉書有朋友分享這個活動,心想:「這些都是那些厲害、資深、有成就的人參加的吧!離我太遙遠了。」後來,是因為身旁幾個好朋友都報名了,才刺激自己思考一件事,那就是:「我有什麼故事或理念想跟大家分享?」

有了大致的概念,請教了幾個老師,沒想到大家都給予非常正面的回應。於是作了簡報、寫了手稿、拍了影片,按下上傳按鈕。就這樣,開啟了之後的奇幻旅程。這一個旅程,大家可能會覺得是我得到6分鐘的時間去影響別人,但其實不是。因為事實上,是我得到了來自好多老師與朋友的,無數的6分鐘的指導或建議。真正被影響、改變、成長的,其實是自己。太多太多的感謝。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專業簡報力>,不斷追尋最好的那一條路。

作者:朱為民




有朋友問我:「專業簡報力」究竟在教什麼?是如何做簡報嗎?好像不是。是教如何演講嗎?好像也不是。那,到底是教什麼?


上課之前


上課之前,我想學的其實是「上台的技術」。如何準備每一次的上台?如何針對不同的觀眾準備演講?如何在每一次的演出之後精進自己?這一切,福哥在上課中,從學員們一個臨時決定的題目開始,便利貼的奇想發散、整理演講結構、到最後在精準的90秒內完成一份短簡報,上台前中後一氣呵成,令所有學員目瞪口呆。

第一天結束,就開始想,「太棒了!我也要跟福哥一樣!」於是也開始做便利貼的奇想發散、整理演講結構、試圖在精準的7分鐘內完成一份簡報。哇!原來我也可以!周末,自信滿滿地去講給輔導的學長姐聽。

結果那一天,身心受創的回家。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困難病情告知,你希望專業人員怎麼做?有SHARE model,真好!

作者:朱為民




上週末參與了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舉辦的「癌症病情告知溝通訓練技巧訓練」,二天的時間,學習到如何運用SHARE model來做壞消息告知的技巧與藝術,令人難忘。


SHARE model


什麼是SHARE model呢?就是:

Supportive environment 支持性環境的設定
How to deliver the bad news 壞消息的傳達方式
Additional information 附加的資訊
Reassurance and 

Emotional support 再保證與提供情緒支持

而所謂的壞消息是什麼呢?以癌症而言,主要有三個時間點:

1. 初診斷
2. 復發
3. 必須中止治癒性治療

為什麼在做壞消息病情告知的時候要使用SHARE model?那是因為,一般人無論是聽到以上三個情境的哪一個,都會覺得很難接受吧!若是使用過去傳統醫療人員上對下,單向的溝通方式,常常造成誤解與正確訊息無法傳達的遺憾,以致之後要花更多時間溝通!病人要和醫療人員見上一面,已經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次相處的機會!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一場比賽的啟示:你的人生是三盤二勝,還是五盤三勝?

作者:朱為民




34歲的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在2016年溫布頓錦標賽(Wimbledon Championships)8強賽完成了生涯第十度輸二贏三的大逆轉。

這樣的紀錄有多困難呢?用日本武道的術語來說,必須要在心、技、體都達到顛峰,才能完成這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隱瞞病情迷思之二:以為不說就沒事?其實你可能錯過更多!

作者:朱為民




去年年底,看會診的時候剛好看了二位很類似的病人,我們就稱他們為阿花阿嬤和阿草阿嬤吧。

阿花阿嬤,83歲,胰臟癌末期;阿草阿嬤,79歲,肺癌末期。她們有二個共通點,第一,儘管身體有很多病痛,二位阿嬤都很樂觀開朗,平常時還會跟醫護人員開開玩笑。第二,二位阿嬤都是新診斷的末期癌症,且都無法做治療。在這次住院的時候,他們的家屬都不願醫師告知病人病情,怕老人家承受不住。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作者:朱為民




今年年初,一個來自呼吸照護病房的會診,讓我到現在都不斷會想起。

呼吸照護病房(RCW),是專門收治無法自主呼吸,必須要使用呼吸器的病人。通常住在那裏的病人,多半都要臥床,做了氣切。有的可能還有意識,會點頭、搖頭,聽你說話;但絕大多數可能早已失去了意識,只有一個軀體,憑藉著呼吸器,一呼一吸之間在生命的大海中浮沉。

周爺爺,75歲,半年前因為一次大中風,被插了氣管內管之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了。起初,家人覺得還有機會,再等等看。但一天一天的等待帶來的只是更深更深的失望。醫師說:「長期插管很不舒服,幫爸爸做氣切好嗎?」於是,4個月前,周爺爺接受氣切的手術,仍然躺在那裏。2個月前,周爺爺又經歷的一次肺炎,發燒、全身冒冷汗,差點就走了,但他的身體依然撐了下來。1個月前,周爺爺的臀部出現了一個小傷口,後來愈來愈大,「褥瘡,在長期臥床的病人,很常見。」醫師又說。

看著腐爛的傷口,周爺爺的兒女們再也忍受不了,他們不希望爸爸的生活是這個樣子,於是提出了要撤除維生醫療的要求,也就是要拔除氣管內管並脫離呼吸器。這樣的結果,就是病人可能在脫離呼吸器後數小時到數天內死亡。

因此,我接到會診,並召開了家庭會議,和周爺爺的5個兒女們確認他們的想法。那天,家族成員幾乎都到了,我們圍成一圈坐著,我先開口:「大家好,我是安寧朱醫師,今天找大家來,是想跟大家確認,關於要撤除爸爸呼吸器這個問題,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致......」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隱瞞病情迷思:你以為你隱瞞了長輩,其實他也可能在隱瞞你!

作者:朱為民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臨床醫療工作人員,以下這個情境,你一定不陌生。

82歲的郭阿嬤,肝癌末期,她的主治醫師希望安寧團隊可以一起共同照顧阿嬤,所以我接到了會診通知。

一走進病房,阿嬤的女兒坐在床邊正在講電話。阿嬤看起來全身蠟黃,非常的瘦弱,閉著眼正在休息。於是我先跟奄奄一息的阿嬤自我介紹:「阿嬤您好,我是安寧緩和的朱醫師,您的主治醫師請我來看看您。」沒想到,正在講電話的女兒聽到我這麼說,眼睛突然睜得好大,從一個阿嬤看不見的角度,開始拼命向我搖手……

而我,也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第二次的學習,很不一樣,卻很一致:說出影響力2心得

 作者:朱為民




擔任「說出影響力2」學員們的輔導員,我才明白,原來「輔導員」三個字的意義是什麼。

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在家善終,很難嗎?出院回家前,你需要考慮的三件事情

作者:朱為民




「醫師,我要回家。」攝護腺癌末期,82歲的張爺爺,躺在病床上跟我說。

他說話的口氣,彷彿我是他很久的朋友,可以幫他完成心願。事實上,我只是個安寧會診醫師,今天第一次看到他。張爺爺的主治醫師昨天跟病人說可以準備出院了,因而爺爺非常興奮。

「唉呦,爸,說過多少次了,你這樣子要怎麼回家啦!」女兒聽到爸這麼說,趕緊把我拉到一旁,繼續說:「醫生,你也幫忙勸勸他。他現在這麼虛弱,根本不能回家啊!萬一發生什麼事,像這次住院之前一樣,突然喘起來,家裡又沒有專業可以協助,怎麼辦!」旁邊的女婿也附和:「對拉,待在醫院比較好啦,家裡也沒有什麼氧氣、抽痰機、蒸氣化痰的設備……」

於是我說:「我了解大家對於出院有很多疑慮,可是如果出院是父親的心願,那我們不妨把現在出院準備困難的地方一一列出來,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

女兒為難的說:「我們也沒經驗……要準備什麼?」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為什麼咖啡一天只能喝四杯?關於咖啡與科學研究,你不知道的是……

作者:朱為民醫師




我是一個重度嗜咖啡因的醫師,但我一天不會讓自己喝咖啡超過四杯,為什麼?

去年年初,因為對咖啡與健康的關係充滿著興趣,和同事方姿喬醫師等人合寫了一篇文章<由實證醫學探討咖啡對死亡率之影響>,並刊登在「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期刊中。這篇文章中,我們利用整理現有統合分析的方式,試圖將咖啡對於健康的終極影響:死亡率,理出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安寧緩和迷思之二:別把安寧病房想的太壞,但它也不一定就是天堂!

作者:朱為民




在本院安寧病房,每個月都會有許多不同職類的專業人員來受訓,包含醫師、護理師、社工師等等。我記得,去年年中來病房受訓的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學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所謂一般醫學,又稱PGY(Post Graduate Year),是指現今的醫學生畢業考取醫師執照之後,需要接受一年的全科訓練,目的是希望即使每個醫師以後各有其次專科專長,但仍可以做好一般科醫師的本分。可以想像,剛畢業,經驗難免不足,又來安寧病房面對臨終病人,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遇到PGY學弟妹,我都會盡量多關心一下他們的狀況。

有一天星期五約莫是晚上7點了,因為隔天就是周末,理當是大家早早交完班就可以開心放假的時刻,我卻看見學弟一個人坐在護理站,心事重重的樣子,連忙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跟某一床病人和家屬之間溝通上有問題,讓他非常挫折。於是乎跟他稍微提點一下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沒想到,學弟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住了,接著說:

「學長,我覺得安寧病房跟我想的不一樣。」

我有點吃驚他會主動提這個話題,連忙追問:「怎麼了嗎?」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行醫十年才明白的道理:別再為了歡愉吃胖自己,這麼做不值得!

作者:朱為民醫師




「唉呦,醫師你又來了,我體重就是減不下來嘛!哈哈哈哈……」阿文笑著說。

阿文是一個科技業工程師,是我門診長期看的慢性病病人。我第一眼看到他,就知道他是一個特別的人。他生性樂觀開朗,愛說笑話,只要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有笑聲。所以不論工作忙碌的門診護理師,或是其他在候診區不耐久候的病人,只要有他在,氣氛總是開心祥和。

只是,他的樂觀,似乎無法讓他變得更健康。

阿文45歲,身高165公分,體重逼近8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29.4。6年前剛開始看我的門診,就是因為血壓非常高,請我開高血壓藥給他。他愛吃那些所有我認知不健康的食物:速食、可樂、甜點、冰淇淋、零食、洋芋片……沒有他不愛的。每次跟他說:「少吃那些食物,多運動,體重減輕一點比較健康!」他總是回我:「唉呦,醫生,壓力這麼大,我只吃一點點,沒關係啦!」

於是我只好每年幫他做健康的追蹤管理,3年前,他檢查出有高血脂,開始吃高血脂藥物。一個月前,他被診斷出糖尿病。我跟他說:「可能之後的人生都要吃血糖藥了」,他看來有點沮喪,不若平時的自在爽朗。

45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他的健康未來如何?老實說,行醫十年,看過這麼多肥胖病人,我不樂觀。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面對末期病人與家屬:沉默,有時比言語更有力量

作者:朱為民




55歲郭先生,肝癌末期,最後的日子決定在南投的家中靜養,接受居家安寧服務。

每周例行的跟團隊護理師和志工到家中去訪視,發現郭大哥的狀況漸漸變差了。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意識一天比一天模糊。皮膚的黃疸,蠟黃中帶有茶色,讓我聯想起梵谷的那幅著名的向日葵,只是染了層灰。

上個月某天再度到訪,護理師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從上一周的130/65,降到現在的81/50,人幾乎叫不醒,只能應一些模糊的句子。

「是時候了。」我心想,重要的一刻即將來臨。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為什麼傳球這麼重要?從Kobe Bryant退休談溝通技巧

作者:朱為民




NBA湖人隊超級球星Kobe Bryant(柯比布萊恩)在例行賽最後一場結束後正式退休。

那是一個感人的夜晚,看著20年來陪伴我們長大的球星即將要離開球場,勾起許多回憶。

不過那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Kobe賽後對現場觀眾的感言,他說:「你們知道嗎,很好笑的是,讓我今晚如此興奮的原因就是,20年來,我總是聽著人們大喊叫我傳球,沒想到最後一晚,大家都喊著『別傳球』,哈哈哈(大笑不止)……」聽到這裡我不禁會心一笑,Kobe早期球風以不團結聞名,習慣不傳球,自己投籃,自己切入。在籃球場上的行話來說,就是「自幹」。是一種自己打起來很爽,但是隊友卻通常不會這麼開心的打法。

說到傳球,讓我聯想,溝通,不也是一種傳球嗎?

演講&寫作主題




安寧緩和醫學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病情告知困境與突破
預立醫療決定與病人自主權利法
同理心溝通實務


老年醫學


淺談老年人失能
關於失智症,你該了解的是......
老年人尿失禁的診斷與治療


環境職業醫學


醫護人員常見職業病
健康監測與健檢資料分析與運用
勞工健康促進與實務
職安法四大計畫實務操作技巧
選工、配工與復工
常見健康檢查結果判讀
空氣汙染下的健康保養


家庭醫學


流感疫苗: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健康管理
預防中風
代謝症候群
淺談骨質疏鬆症


演講/寫作邀約或臨廠服務洽詢,請聯繫: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Kobe Bryant 風光退休,你的人生也可以漂亮下台嗎?

作者:朱為民




美國時間2016年4月13日,NBA湖人隊超級球星Kobe Bryant(柯比布萊恩)在例行賽最後一場結束後正式退休。

在最後一場比賽,他仍然拚盡全力,全場出手共50次,拿下60分,並帶領湖人在最後3分鐘內逆轉獲勝。

看到這裡,我的內心不禁浮出了疑問,柯比今年儘管已經38歲,屬於老將之林;儘管近幾年狀態下滑,球隊戰績不佳,但他仍然是全聯盟身價最高的球員之一,並且依然有單場得分60分的水準,只要他願意,未來幾年就算打不好,還是會有球隊簽他,給他還不錯的薪水,再賺個幾年,不是很好嗎?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醫師,我好像得了職業病,怎麼辦?

作者:朱為民




小李是建築工地的建築工人,大夥兒都叫他阿狗仔。前幾年房市正熱的時候,業績正好,新案接不完,一年到頭總是在不同的建案工地中穿梭。阿狗仔從18歲就開始做這份工作,過去年輕力壯的時候,體力極好,每天把一綑又一綑,將近七八十公斤的鋼筋從貨車上卸下,徒手搬運到工地中,就這樣一天來回五六十次,也不覺得辛苦,他只想著要養家,想著要照顧老婆,還有年幼嬰兒的奶粉錢。

只是,年歲漸漸長了,過了40歲,本來覺得很輕鬆的重量,竟也變得沉甸甸,費力了起來。「奇怪,明明就沒有比較重阿?」他想。一整天搬運下來,也出現了下背痠痛的情形。剛開始阿狗仔也覺得沒什麼,「藥布貼貼就好了吧」他跟太太說。鋼筋還是一綑、一綑的搬,但是他的背一天、一天更痛。連雙腳都開始麻痛了起來,但他總是忍著,在工地休息的時候,跑到茶水間,偷偷吞了二顆止痛藥。

上下班交通事故,算不算職業傷害?

作者:朱為民




案例一、阿貓是台中某大科技公司新進工程師,平日在離公司騎車5分鐘的地方租房子。一日早晨八點半從租屋處出發上班,快到公司的路口不幸發生車禍,左手骨折。這是不是職業傷害?

案例二、阿貓是台中某大科技公司新進工程師,平日在離公司騎車5分鐘的地方租房子。一日早晨八點從租屋處出發上班,但因為台中有一家來來豆漿非常有名,所以阿貓先往反方向騎了30分鐘到早餐店去,快到早餐店的路口不幸發生車禍,左手骨折。這是不是職業傷害?

案例三、阿貓是台中某大科技公司新進工程師,平日在離公司騎車5分鐘的地方租房子。星期天輪到他值班,但因為前一天和朋友在租屋處開趴玩過頭喝到早上,整夜沒睡。早晨六點半從租屋處出發上班,快到公司的路口不幸發生擦撞,左手骨折。交通警察到場發現阿貓酒測值超標,酒駕。這是不是職業傷害?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末期病人,家也可以是最好的避風港!談安寧居家照護

作者:朱為民




無論何時,到急診去看安寧會診,對我來說總是一個挑戰。

78歲的王伯伯是一個退伍老兵,肺癌末期,跟女兒和太太住在醫院附近的國宅,這次因為肺積水來急診室報到。我接到會診,匆匆趕到急診室去看他。王伯伯非常喘,幾乎要喘到說不出話來。X光片顯示右側肺積水,應該要接受抽水治療。到了床邊,我還沒開口說話,他女兒就把我拉到一旁:「醫師,你勸勸他。他一直吵著要回家,一直發脾氣,勸也勸不聽,他在家這麼不舒服,我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女兒掉下淚來。我趕緊跟杯杯說:「伯伯,你肺積水很嚴重,應該要抽水會舒服一些,但是抽完水還是可能要住院……調養一陣子再回家。」

王伯伯一聽到要住院,眼睛瞪得老大,用盡力氣說:「不要!我要回家!」

再問一下女兒家中情形,原來王奶奶是一個失智症的患者,王伯伯生病之前一直都負責照顧奶奶的工作,現在來到醫院,王伯伯很擔心太太的狀況,才不想住院。

我考量了一下各方狀況,跟王伯伯說:「伯伯,不然這樣好了,我們先抽胸水,然後給你加上一些止喘的藥物,如果你比較好了就回家,再由我們的安寧居家團隊到家裡面看你,繼續調整藥物,你說好不好?」

王伯伯一聽到可以回家,臉上緊繃充滿敵意的表情馬上放鬆了。倒是女兒狐疑地問:「什麼是安寧居家?」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你健檢了嗎?破除健檢三大迷思!

作者:朱為民




我的朋友小陳是一個在保險業任職的人資專員,因為他公司剛好在我任職的醫院附近,有空時我們時常吃飯聊天。一天,他突然在我的門診時間神色慌張地跑進來,劈頭就說:「老朋友,幫幫忙!」

我說:「怎麼了?」

小陳說:「還不是我爸!前幾天清明連續假日回南投掃墓,幾個月不見老爸,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一問才發現他這二個月都食慾不好,吃不下。」

我說:「上次不是才聽你說陳伯伯今年初做了一個身體檢查,結果怎麼樣?」

小陳反應很大:「唉!那個是基本的檢查,沒用啦!而且醫師也沒說什麼,報告寄回家大家都擺在一旁,沒看。小朱,你這次一定要幫我爸安排一個全身高階健康檢查,從頭到腳照一照,還有不是有那個抽血就可以驗癌症的嗎?全部都要驗!」

我說:「小陳阿!健檢不是這樣子用的!」

各位朋友,你知道小陳犯了哪幾個有關於健檢的迷思嗎?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老年人疫苗,怎麼打?這三支,最重要!

作者:朱為民




2015冬至2016年春,台灣出現了近年來最嚴重的流感爆發疫情,人心惶惶。阿明是長期在我門診拿高血壓藥的忠實病人,平日要照顧家中兩老,七老八十了,因此常常詢問我關於老年人照顧上一些資訊。一天他又來拿藥,憂心忡忡地問我:「唉!流感這麼嚴重,好可怕!醫師,我問你,我爸昨天跟我說,他的胸腔科醫師叫他趕快打疫苗。」

我說:「阿明爸爸打過流感疫苗了吧!去年年底我幫他打的!」

阿明說:「不是啦!是肺炎疫苗,那個醫師叫他去打什麼……13價什麼的,我都聽不懂!」

我說:「嗯,是13價的肺炎疫苗。阿明爸年紀大了,又有糖尿病,打這支確實可以提高對肺炎的保護力。」

阿明奇道:「奇怪!我爸明明打過肺炎疫苗了阿,為什麼還要打?」

以上的對話在門診中非常常見,究竟老年人疫苗應該怎麼打呢?美國老年醫學會在2015年發表了針對老年人施打疫苗的建議,我挑選出對老年人最重要的三支疫苗,供各位朋友參考。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擁有改變的勇氣,進而<說出影響力>

作者:朱為民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會說話的人。


過去


1995年,我12歲,就讀台中市立人國小六年級。因為我身高很高,成績也不錯,所以被老師選為升旗典禮的大隊指揮。你知道,就是朝會時全校同學們吱吱喳喳集合,而我要喊:「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二一!」踏步整隊的一些口令。因為全校只有一個這樣的角色,所以可說是一種榮譽。輪到我上場的前一個晚上,我緊張地睡不著覺。到了當天早上,我站在全校二千多人面前,全身發抖,想要開始念口令,嘴巴卻不聽使喚,一個字都吐不出來。感覺全校的師生都盯著我:「奇怪,今天升旗台上怎麼沒聲音傳來?」訓導主任跑過來大罵:「趕快整隊阿!這麼亂!」我還是說不出一個字。

從小,我的聯絡簿上最常見的評語,莫過於「認真木訥」這幾個字。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出色溝通力:運用色彩溝通,創造彩色人生

作者:朱為民




1991年,表演工作坊推出了由李立群主演的單口相聲作品:「台灣怪談」,非常受歡迎。其中一段,男主角阿達的老師說:「每個人都有五色,也就是金木水火土,發展出來的一種心肝脾肺腎,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紅黃藍白黑。五色不均乃是五氣不勻,所以調養身體的氣,必得先調色。」當時年幼的我,對於這套說法深信不疑。

2016年,憲福育創推出了由小卡老師主講的「出色溝通力」課程,我才明白,原來每個人身上不是五色,而是四色;不是紅黃藍白黑,而是藍綠金橘。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如何與長輩開口談死亡?關於討論預立醫囑的三個建議。

作者:朱為民




小華是我多年好友,在竹科當工程師。一天,小華來聽了我一場演講,題目是有關於「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簡稱ACP),目的在於說服大家提早為自己和家人的將來的生病和死亡預做準備,提前凝聚共識,才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

小華聚精會神聽完整場演講,非常興奮,心想這真是太棒了!於是一回家,看到65歲的老爸正在看中華職棒開幕戰,就開始了以下對話:

小華:「爸,我今天去聽了我的好朋友朱醫師一場演講,關於預立醫療自主計畫的。」

小華爸:「喔。」(很專心看著電視)

小華:「他演講真的很棒。爸,你將來死之前,要不要幫你插管、電擊阿,那很痛苦耶,還是我有拿回來這一張「安寧緩和意願書」,你要不要先簽一簽……」

小華爸突然雙眼瞪大,滿臉通紅,不等小華說完轉過頭來大罵:「猴死囝仔,拎杯還沒死就拿這張給我簽,你是要詛咒我喔!」

小華非常委屈,不敢再講,趕緊閃人。過一個禮拜看到我,馬上跟我抱怨:「都是你啦!害我被我爸罵個半死」。我笑了笑:「你只學了一半。」他說:「不然應該怎麼說?」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誰需要24小時的超級市場?

作者:朱為民




去年年中,社區附近新開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生鮮超市,那時覺得很方便,沒有多想。過了三個月,超市貼出告示:「親愛的顧客,本店即將於x月x日,將營業時間更改為至晚上9點」那時我想:「太好了,這樣才對。」;又過三個月,超市再次貼出告示:「親愛的顧客,為方便您購物,本店即將於x月x日,將營業時間更改為至晚上11點」;又過了三個月,又有新的告示:「親愛的顧客,為擴大服務群眾,本店即將於x月x日,恢復24小時營業」。

有時深夜下班經過,匆匆忙忙去買隔日的早餐和鮮奶,結帳時總看到店員臉上木然的表情。午夜時分離開超市,手上抱著鮮奶麵包果醬,不禁思考:「是怎樣的背後推力,造成了台灣社會普遍過勞的現象?是工作者本身、雇主,還是我們自己?」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面對末期病人,說出以下三句話時請先思考一下

作者:朱為民




18床位的T小姐,56歲,乳癌末期,因為食慾不佳入院。入院之後,經過與病人和先生仔細地討論,病人決定不放鼻胃管,順其自然。後來一些症狀都調整的不錯,和先生以及團隊也逐步建立了默契。面對這樣的病人總讓會感受到自己可以創造的價值,只是,這樣的價值有時也是很脆弱的。

一天查房時,床旁邊出現了二位沒看過的親友,詢問之下,發現是病人娘家的遠親,前幾個月住一般病房時也有來看過。跟他們聊了二句,也聽了他們跟病人先生聊了幾句,心中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只聽那位遠方親戚說:

「唉呦,才幾個月不見,怎麼變成這樣!唉!早知道那時如果……」
「你看看(跟先生說)!這麼瘦,都沒有吃東西嗎?為什麼不放鼻胃管呢?」
最後要走的時候,再補一句:「我下次再來看你喔!不要放棄,加油喔!」

在這邊我想和各位朋友討論一下,面對末期病人,有幾句話再說出口之前可以再思考一下: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安寧緩和療護:常見三大迷思

作者:朱為民




張先生,60歲,肺癌末期患者。下午收到會診的通知,於是在周末下班前到10樓胸腔科病房去看這個病人。照例,以我熟悉的開場白開始:

「張先生您好,我是緩和醫療朱醫師,您的主治醫師請我來看您,最近還好嗎?」

張先生躺在病床上,看來有點虛弱,但仍可以擠出微笑道:「還好,就是有點喘,今天下午有抽了水,好多了。」

嗯,今天風和日麗,這個病人看起來也很和善,太好了,應該是個愉快的周末夜晚。不料,在床旁沉默不語的女兒突然發難:

「緩和醫療?那不就是安寧嗎?」

這時候張先生彷彿大夢初醒:「安寧?那不就是叫我等死?」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寫出影響力:憲哥文章為何會紅?

作者:朱為民




憲哥是知名講師與作家,並長期在商周、蘋果日報等重要媒體擔任專欄作者。今天我想用以下三篇憲哥的文章來分析他的文章為什麼會這麼火紅並受到社會各階層歡迎:

讀完之後發現,憲哥的文章有共通的優點,分四點說明如下:

老年人失能:簡單觀念

作者:朱為民




一天,高齡門診來了一位80多歲的朱老先生,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有問有答,充滿笑容。我心裡覺得奇怪,這樣的人為什麼來看門診?一問之下,原來是朱老先生的兒子發現朱老爸的反應最近變的很慢,身體好像總是感到有些不聽使喚,甚至上週還在家裡跌倒一次。過去喜愛去公園下棋也漸漸少了,以前還可以自己料理三餐或是去郵局領錢,現在也都需要人陪著他去。我看了看朱老先生的病歷,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慢性病,平常也沒有服用什麼長期用藥。最近出現了這樣的變化,究竟是什麼問題?

經過了詳細的理學檢查,抽血檢查與周全性老年評估,原來朱老先生出現了輕度失能的狀況。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心得

作者:朱為民




起心動念上這堂<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已經很久了。過去參加過幾次蔡校長的課程,對於蔡依橙校長的堅持與新思惟的品質早已有底;而陳一銘學長又剛好任職同一間醫院,長期佔據本院優秀論文公佈欄XD,同時是高齡醫學的前輩,早已嚮往許久。到課程網站上看了看心得總覽,才發現這次要參加的梯次已經是第十班了(沒算錯吧XD)。同一門課可以開到第十次,就好像某幾款經典暢銷不斷改款的車子一般,必然有他長期受到好評的原因。

<慢食>,準備好展開味蕾的下一段旅程了嗎?

作者:朱為民




瑞士的Interlaken旁邊有一個湖叫做Brienz,我乘船悠游於平靜的湖面,湖水湛藍。

兩旁夾岸的青山翠綠,天空萬里無雲,心靈平靜澄明。這麼好的景色,理當不忍將眼光移開才是,我卻死盯著這本書猛讀,只偶而抬起頭來,望望湛藍的湖水、夾岸的青山。


食指大動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的風格,這是一本會讓你上癮的書。

之所以會上癮,並不是因為這本書的娛樂性,當然,它是具備娛樂性的。作者身為美食記者,旅居法國多年,在書中多次提及他那誘人的法國美食經驗,無論是餐廳的氣氛、侍者的周到、數十種紅酒白酒的香醇、更令人贊嘆的是--那些菜!來一道黑橄欖慢煎海狼鱸魚:你盯著這道菜,橄欖油和魚的香味像兩股美麗交纏而隱形的幽魂,在你的嗅覺敏感邊緣遊移,若即若離,不聚不散。或是另一道鵝肝小熬蝦:凹盤裡盛著溶化的滾燙的鵝肝,恰恰將巨型的小熬蝦燙至五分熟,上面覆著一片海棠葉,海棠葉上一叢亂草般的沙拉,而燙得粉紅的小熬蝦正像水塘裡悠游的小蝦,小小的淺盤,亂中藏序,鋪排如一幅精緻的小畫。

我當時坐在船上,望著湛藍的湖、翠綠的山,食指大動起來。

健康職場:以醫院觀點出發

作者:朱為民




什麼是健康職場?


你(妳)一天中花最多時間待在什麼地方?我想對於處在工作年齡的族群來說,答案應該是公司、工廠、醫院等每天要上班的場所吧!一天24小時就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必須待在職場中,因此對於健康促進的推動,除了在社區、在學校、在城市之外,「職場」應該也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世界衛生組織(WHO)於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1986年)的闡示:「健康促進是一個過程,經由這個過程使人們能夠控制其健康決定因子,並因而改善他們的健康。」WHO也提到,適合健康促進實施的場所,包括:健康學校、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職場、健康軍隊、健康醫院、健康診所、健康監獄等。是故,健康職場的推動,已然是現代社會的潮流。

個人簡歷 Curriculum Vitae (Wei-Min Chu, MD)

Updated: Jan, 2023




朱為民 醫師  Wei-Min Chu, MD, PhD, MSc
Blog / Facebook       


現職 Current Position
台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家庭醫學科主任 Division Chief, Division of Family Medicine, Department of Family Medicine,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wan.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Medicine,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國立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stBaccalaureate Medicin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 Director, Taiwan Society of Home Health Care

我最愛的京都去處

作者:朱為民




最近許多朋友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京都作為休假的去處,對於這個美好城市略有一點經驗的我也來分享一下我最愛逗留的地方囉!

哲學之道:一定要去的地方。如果可以每天傍晚在那兒散步,該有多好。

嵐山:坐坐小火車上山,再沿著保津川坐小船順流而下,加上嵐山本身就是一個散步的好去處(古東海道的一部份),一天的時光很快就過了!